钢水(1600℃以上)或钢渣(1300℃)喷溅易引发爆炸,常见于炉内压力异常、造渣不当或废钢含水时。
转炉煤气回收系统若含氧量超标或管道泄漏,易引发爆炸或CO中毒,属重大危险源区域。
废钢含密闭容器、潮湿物料入炉可能引发爆炸,加料系统故障还会导致物料飞溅。
钢包穿包、挡渣失败或出钢口堵塞可能造成钢水大面积泄漏,2024年福建三钢检修坠落事故即因出钢口维护不当。
炉内检修时未检测煤气浓度或未充分降温,易导致窒息或灼伤。
人工测温时炉内压力波动或设备故障可能引发喷溅。
转炉区域高温辐射(1600℃钢水)及液态渣飞溅(1300℃)是常态风险,需穿戴耐高温防护装备。
连锁装置失灵、氧枪控制失效等智能化设备故障,可能直接导致重大事故,2025年山东日照事故中违规操作即与系统监管缺失有关。